近日,“走进百年名镇、传承红色基因”内蒙古文艺家走进博克图主题实践活动成功举办。内蒙古作家协会、呼伦贝尔市作家协会、足球竞彩网: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多领域的文艺工作者走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博克图镇,深入探访百年古镇的红色印记,用脚步丈量历史,用心灵捕捉灵感,用文艺之作传承红色精神。
活动期间,文艺家们在博克图镇,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文化探寻之旅,先后探访了伊列克得俄式木刻楞、兴安岭铁路隧道、隧道坐标点石碑(莎力碑),文艺工作者们在中东铁路遗址公园俯瞰壮观的兴安岭螺旋展线,走进百年段长办公室感受历史沧桑。在博克图烈士纪念碑前,文艺家们肃立缅怀;在二百商店(伪满宪兵队旧址)、沙俄护路军司令部旧址、警察署旧址等地触摸民族屈辱与抗争的印记;在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六团烈士纪念碑前,深切悼念为革命牺牲的先烈。每一处遗址都是一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让文艺家们对博克图镇的红色历史有了更具象、更深刻的理解。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苏莉说:“我是第一次来博克图,感受非常强烈,也非常震撼。尤其是这次的红色之旅,也拓宽了我的视野。早期的中东铁路,我们共产党在这里活跃,我觉得这片土地真是一片火热的红色土地,也是我们所有的作家可以挖掘的富矿。作为出生在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作家,虽然在外地工作多年,但这次博克图采风活动,对深入了解呼伦贝尔丰厚的文化,对我的整个写作的视野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丰富。”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文联主席张志英说:“我是怀着敬仰的心情从1500公里以外来到博克图镇的。踏上这片土地,首先被这里舒适宜人的气候、绚丽多姿的风景以及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所吸引。我了解到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1926年就有了党的组织,这是非常早的。同时,我也了解到这是一片民族团结的土地。在抗战时期汉族、蒙古族、回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各族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侮,书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博克图小镇,不愧是百年名镇,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中东铁路从这里穿城而过,还有兴安岭隧道也在博克图镇。虽然是很短的一段时间,我已经被这个小镇深深吸引。”
文艺工作者们深度交流、座谈分享、沟通交流,即时分享感悟、碰撞灵感,围绕探访所得的素材展开讨论,相互提出修改建议,让作品雏形更趋完善;结合自身领域,畅谈如何将博克图的红色文化与地域特色融入创作,为后续作品创作明确方向。书法艺术家们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等为主题现场挥毫泼墨,传递红色力量。
足球竞彩网:书法家协会主席鄂春晖说:“红色基因激励着我们勇毅前行,我们一行书法爱好者来到百年小镇,心中感慨万千,用手中的笔墨来书写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文艺家们通过身临其境地走访,与历史对话,与英雄精神共鸣,不仅为内蒙古文艺工作者搭建了汲取创作养分、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推动了博克图镇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传播。后续,文艺家们将把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丰富的文艺作品,通过文学、摄影、书法等多元形式,让博克图镇的百年红色记忆与独特地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
记者:姚寓轩 刘魁阳
编辑:李金璇 黄雅光
编审:赵宗杰 张革
终审:刘畅 雷建军
总监制:肇慧茹